忽必烈成吉思汗阵容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忽必烈成吉思汗阵容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1、博尔忽
博尔忽(?—1217),又作孛罗忽勒、博罗浑、钵鲁欢、孛罗浑、博鲁温等。蒙古国大将。许兀慎氏。成吉思汗母月伦养子。以神武著称。原附属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败亡后。
被月伦收作养子,充当“那可儿”(伴当),随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并与汪古儿等同典御膳,五年(1199),受命与博尔术等援救克烈部王罕,战败乃蛮部曲薛吾军。
嘉泰三年(1203),在合兰真沙陀中,与克烈部对垒,只身营救汗子窝阔台(太宗)于危难中。四年,以蔑儿乞首领带儿兀孙降后复叛。与沈白领右翼军追至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讨平叛军。
开禧二年(]206)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千户长,并配合博尔术同掌右翼军队。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并称“掇里班·曲律”(蒙古语,意为四杰),世任“怯薛”(护卫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
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征讨秃马惕部时,中伏兵死于军中。及秃马惕部平,以该部民百户赐其妻,以示抚恤。后追封淇阳王。
2、赤老温
原附属于泰赤乌部。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遭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营救幸免于难。后归附铁木真,随从参加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曾与博尔术等一起,配合克烈部,击败乃蛮部曲薛吾军。
以作战勇敢,铁木真赐号「把阿秃儿」(勇士)。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与父同掌一千户,代父领军,统领薛凉格河(色楞格河)地区。
与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并称「掇里班·曲律」(蒙古语,意为四杰),世任「怯薛」(护卫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并世袭「答刺罕」之号,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
3、木华黎
木华黎(Muqali,1170年—1223年),札剌儿氏,又作木合里、摩和赉、穆呼哩[1]等,大蒙古国名将、开国功臣,孔温窟洼第五子。
木华黎早年被父亲送给铁木真做“梯己奴隶”。他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与博尔术最受器重,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
四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称“四杰”。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封为左翼万户长。
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斿白纛,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经过六年征战,先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国土。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年)。
木华黎于凤翔之战结束后的班师途中病逝于闻喜县,时年五十四。至治元年(1321年),追赠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4、博尔术
博尔术(1162年-1226年)原名孛儿楚,蒙古阿儿剌氏,与成吉思汗同宗,蒙古名将、成吉思汗“四俊”开国元勋之首。博尔术由于相助少年成吉思汗夺回被盗爱马,成为其属下。
他最早加入蒙古军,为蒙古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参加统一蒙古诸部战争,志意沉雄、善战知兵,多立战功。庆元五年(1199年),博尔术受命与木华黎等援救克烈部王罕。
战败乃蛮部曲薛吾军。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任命博尔术为千户长、右翼万户长。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博尔术随从征西夏,不久病逝。大德五年(1301年),追封博尔术为广平王。
5、?阿剌罕
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蒙哥汗九年(1259),随忽必烈围宋鄂州(今武昌)。中统二年(1261),从帝大败叛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占苏赫巴托省南部),卓有战功。
次年,从讨李璮于济南,败之于老仓口,以功进都元帅。至元四年(1267),改上万户,从阿术攻宋。十年(1273),破樊城,降襄阳。次年,随丞相伯颜南下,统军攻郢州,破沙芜堡。
取鄂州,收降沿江州郡。十二年(1275),加昭毅大将军、左翼蒙古汉军上万户。旋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继分军三道取临安,掌右翼,所向皆破。次年,迫宋降。
伯颜偕宋君臣北还后,受委掌军,与左丞董文炳追击宋臣张世杰及益王,攻浙东温、台、处及闽中诸郡,平江南。以参知政典行宣慰使。十四年(1277),进行中书省左丞,迁右丞。
十八年(1281),拜行中书省左丞相,统蒙古汉军十四万自江南浮海征日本,行至庆元,卒于军。追封曹国公,谥武定,继追封曹南王,改谥忠宣。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的关系是什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铁木真四子拖雷的四子。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虽出生于世族大家,但从小家族就陷入了部落权力的争夺中。雄心勃勃的铁木真称汗后,不断发起战争将曾经的敌对部落悉数覆灭,于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整个蒙古部落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扩展资料
忽必烈亲属成员
父亲: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
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
其子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后追上尊号,谥“英武皇帝”,庙号“睿宗”。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在位时,被改谥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谥“仁圣景襄皇帝”。
谁了解成吉思汗及他儿子和孙子忽必烈的继位关系?
继位成吉思汗帝位的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孛儿只斤·拖雷;而忽必烈则是托雷第四子,其继位关系如下:
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10.1万)都由拖雷继承。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其长子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后追上尊号,谥“英武皇帝”,庙号“睿宗”。
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这个消息,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忽必烈则认为“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
扩展资料:
死因争议
拖雷是一位军事家,他掌有蒙古军队的80%,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攻金战役中,他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蒙古宫廷斗争中,这不能不引起其兄窝阔台的忌恨。1232年夏,由于天气酷热,拖雷只得率军回师,后在途中得病而死。
另一说,他是被窝阔台害死的。当时拖雷从金国班师北还途中,窝阔台装神弄鬼,拖雷侍奉他,珊蜜巫师念着咒文,将窝阔台的疾病涤除在水杯中。拖雷对兄长爱戴,便拿起杯子祈祷,喝下了杯中除病的水,于是窝阔台病愈,拖雷告辞启行,不久便去世了。
但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拖雷饮的水中很有可能是被巫师甚至是窝阔台投放了毒药。拖雷终年40岁,葬处不详。
百度百科—托雷
百度百科—忽必烈
今天关于“忽必烈成吉思汗阵容”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忽必烈成吉思汗阵容”,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