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中国黑科技武器图片”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中国版匕首现身
从近几年国内军工科技实力的“爆发”来看,过去让人眼红的各种国外“黑科技”已经不是“只能看不能造”的东西了,而是正在逐渐走向“别人有我也有,我的更好”。下面就来讨论一下轰-6K“战神”轰炸机机翼下挂载的新型空射弹药。
从轰-6K的挂载弹药外形来看,尾部有小型四片弹翼/方向舵,头部为尖锥形,是典型的空射导弹武器。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导弹头部的位置,就会发现它采用了双锥形设计,这在高超音速武器中属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形状。也就是说,这应该是一种国产空射高超音速导弹。
人类首次投入实战的空射高超音速武器是俄罗斯的“匕首”导弹。由于轰-6K搭载的国产导弹外形与“匕首”十分相似,因此有一个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绰号——攮子。
这款导弹可能与此前公开的“鹰击21”舰载反舰弹道导弹有一定关系,即“鹰击-21”发展了空射型号。但这种猜测可能有些站不住脚。毕竟与机身配置细长的“鹰击21”相比,轰-6K搭载的导弹明显更短更厚。要知道,对一架成熟飞机的气动设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其难度往往不亚于从头设计一款新产品。
至于这款武器的性能参数,不妨参考一下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的信息,“匕首”的最大射程可达2000公里,突防极限速度约为10倍音速。但从实际使用来看,“匕首”很难在实战中最理想的条件下发射。外界普遍推测其实际射程在1000公里~1800公里左右,突防速度则为5马赫~8马赫之间,这基本上是现有空射高超音速武器的性能上限。
不过,“匕首”是由以高速飞行而闻名的米格-31截击机为载机,当米格-31加速到2.5倍音速左右时,才会发射“匕首”,即给了“匕首”一个初始加速度。相比之下,轰-6K轰炸机只能在亚音速条件下飞行,无法赋予导弹2马赫以上的初始速度,这意味着导弹若想达到高超音速的效果,就只能完全依赖自身动力。从这个角度来想,若该弹的确是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很可能说明我们的产品在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等技术方面,均全面超越了俄罗斯引以为豪的“匕首”。
考虑到美国空军的首款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AGM-183A项目,至今未能实现整弹成功试射,中国在相关领域抢先推出的新产品,有望让我们在此领域继续拉大对美国的优势,进一步坐稳“高超音速武器强国”的宝座。
有哪些高精尖的东西中国能够造出来,而美国造不出来?
其实现在世界的高精尖的科技美国依旧是老大哥的地位,很少有它造不出来的东西。更多的是中国在近些年在一些产品上实现了反超,把美国甩在了后面。下面我就列举几个我们了解比较多的中国黑科技,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1.无人机产品
老实说无人机最开始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的两位将军,他们希望能够研制出一种小型的无人驾驶的飞机,运送炸弹到特定的区域进行轰炸,进而无人机被人发明了出来。最开始它其实一直都用作战斗机的靶机,帮助其进行射击训练。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人机在民用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这个方面国产大疆算是走在了无人机行业的前列。这个公司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想法,进而发展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据说其产品已经被美军采购用于其军事目的,能够得到美国军方的认可,足以说明大疆的产品非常优秀。
2.超级钢和桥梁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称中国为?基建狂魔?,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褒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种成绩,超级钢和桥梁建设绝对有一席之地。
超级钢被誉为钢铁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以细晶粒、高强度、低成本、环境友好为特征的超级钢,自二十一世纪初在宝钢、鞍钢、本钢等实现工业生产之后,在钢铁企业掀起一阵阵超级钢旋风,凭借其优良的特性迅速占领了市场。现在不少汽车上已经用上了我国生产的超级高,性能较之前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其他国家虽然也有类似的研究,但是基本上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没有实现彻底的量产。这就意味着中国超级钢有足够的时间巩固好市场,未来为中国赚取更多的外汇。
3.量子通讯技术
这项技术现在其实和我们老百姓关系不大,但是量子通讯由于其容量大、速度快和保密性好 ,很可能会在未来取代现有通讯成为市面上的主流通讯方式。
为了尽快的把这项技术推向商用,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首颗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并建成了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从方方面面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领先地位。
如果未来量子通讯真的开始向全民推广,那么最先实现全民商用的肯定是中国。
其他像是超级水稻技术、高铁、人造太阳等中国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的位置,近些年中国的发展飞快,已经在很多美国垄断的行业取得重大突破。相信只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那么中国未来肯定能够打破更多的垄断,科技全面崛起将会势不可挡!
中国有哪些黑科技
航天、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歼20、激光武器、重型燃气轮机、WS-15发动机、超高音速载具、风洞、高铁、大飞机、超级计算机、申威芯片、量子通讯、可控核聚变、重离子加速器、同步辐射装置、3D打印、5G工业机器人、超导、超大推力电动振动平台、ZE3000E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石化装备:百万吨乙烯装置(乙烯关键装置:大型裂解炉、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乙烯冷箱)、12000米特深井石油钻机、大型盾构机、高强度有机纤维、子午工程、散裂中子源、新一代全数字化双丝窄间隙埋弧自动装备、液态金属、激光烧结快速制造装备、特高压、大型核电转子、大型等离子旋转雾化制粉设备、海斗号无人潜海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蛟龙号、微晶钢、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世界第一的8万吨级的大型模油压锻造机、全氮类阴离子盐(N2炸弹)、二氧化碳加氢变汽油等等太多了。
中国更强“杀手锏”来袭,性能领先一代
中国更强“杀手锏”来袭,性能领先一代
2017年,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开始列装世界首款作战型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俄罗斯自然不甘寂寞。 2018年初,它高调公开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向世人证明了它在该领域的深厚底蕴。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是一种可以由MiG-31携带的空射武器。依靠高空高速空中发射平台的帮助,“刀”导弹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机动部署,这似乎比导弹发射车搭载的东风17更实用。
此外,在最大射程和突防速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射程均为2000公里,速度均为10马赫),匕首导弹的体积和重量也明显小于东风17,还有空基导弹和陆基导弹的区别。在这一轮的较量中,俄罗斯似乎占据了上风。
然而,随着“刀”导弹更多高清细节的披露,人们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而应归类为空射弹道导弹; “刀”导弹体短粗,头部呈圆锥形,尾部有4片小翼,外侧没有进气口设计,由此可以判断应该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
种种迹象表明,“刀”导弹基本上是陆基伊斯坦德尔弹道导弹的改进型。采用中段高抛弹道+末端垂直俯冲突防模式。技术含量比较简单,严格来说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武器。该系统无法与配备水漂弹头的东风17相提并论。而中国的背景也不是东风17那么简单,中国推出了一款新玩具,让人眼前一亮。它的颜值明显高于匕首导弹。我不知道有多少华莱士;看风的形状就知道,这就是正宗的高超音速武器。这就是军民融合展上展出的“凌云”号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通用试飞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凌云”试飞平台并不是真正的导弹,而是一个低级军民融合项目,主要用于临近空间环境的科学研究和大气探测。众人想了想就明白了,以冤家的个性,如果是军方的黑科技项目,会这么大张旗鼓的拿出实物给大家看?不过,正所谓“看一处看全豹”,通过此次“凌云”试飞平台,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小型化领域的雄厚实力。
“凌云”飞行试验台的机头呈长锥形,机头整流罩周围安装了环形进气口,这意味着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 “凌云”试飞平台于2015年完成首次试飞,增设单级助推火箭在倾斜发射架上点火起飞。助推火箭将“凌云”试飞平台送至一定高度和速度后,急停发动机开始工作,进入超音速飞行状态。这也是超越冲压喷气飞机的典型运行模式。再加上我国独有的航空煤油超燃燃料技术,稍加改装就是一款威力大、成本低的远程精确制导弹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作为此次军转民项目的技术源头,我国真正的军用型高超音速导弹的研究进展和技术成熟度只会在“凌云”试飞平台之上,而从时间安排和服务部署的距离也是一样的。时间不远了。它可以使用导弹发射车从地面发射,也可以使用歼20、歼16 和飞豹等战术战斗机从空中发射。它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在军舰或潜艇上发射。通用战术打击系统。对于这种以高超音速飞行、漂浮在临近空间的武器,据军事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能够拦截他的导弹,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中国“战略步枪”:一支枪就是一个作战系统。为什么这样说?
新年伊始,中央军委首次组织开训动员大会。在随后播出的电视画面中,有眼尖的军迷发现,中部战区某师侦察情报营部队人手一支外形科幻的QTS-11单兵综合作战系统进行射击训练。这个系统被广大军迷亲切地称为“战略步枪”。
“战略步枪”一般指“理想单兵战斗武器”(OICW),由美国最先于世界开始研制,目标是研制一款能将突击步枪和榴弹发射器合一,并使用同一个发射机构,在此基础上还能使用带有编程设计的灵巧弹药打击杀伤工事内目标或者对敌进行有效的面杀伤。从上看,这种步枪在体积上超过一般的自动步枪,看起来更加威猛有力。
“当然,它不仅仅是一把多功能的‘大枪’,而是一整套完整的数字化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它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头盔、防护—携行一体化装具、单兵信息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头盔瞄准具、通信设备、手持式单兵电脑,以及步榴霰三合一武器在内的全部装备。”军事科普作家俞硕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综合各种信息,我们可以给QTS-11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画出这样一幅肖像。21世纪初期,我国跟踪美军的“陆地勇士”和“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立项了我国的未来步兵作战综合系统。2005年5月,这款枪在一次展览会上亮相,被广大军迷称为05式战略步枪。经过十余年的研制,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QTS-11单兵综合作战系统。该系统将小口径自动步枪和20毫米榴弹发射器有机融合在一起,是士兵信息化作战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实现对800米甚至1000米以内有生目标的精确点杀伤和面杀伤。每个配备这套系统的士兵都拥有热像仪、光电系统、激光测距仪、定位系统和数据链通信系统。在信息化战场上,装备系统的士兵就相当于一个数据通信节点,其战斗力将呈几何级数放大。
“‘战略步枪’的这个称呼其实是军迷们对QTS-11的爱称。之所以称之为‘战略步枪’是因为从来没有一支枪的设计工作能站在如此高的高度之上,打造一整套未来步兵作战的综合系统,而不是仅仅设计一支枪。当然这个‘战略步枪’并不能真正起到战略威慑,因为在未来战场上,这个步兵作战的综合系统仅仅是基础的一环,在他之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黑科技。”俞硕科普道。
对于QTS-11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很多军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有网友设想到,“如果士兵们人手一支QTS-11,那么战斗方式就不一样了。对于20毫米智能榴弹来说,大部分的掩体都等于敌人的死亡陷阱,它可以穿墙后爆炸、在敌人头顶爆炸、飞进射孔爆炸、直接打在敌人身上爆炸……如果一次爆炸解决不了敌人,那就两次……”
这种武器系统中最有名的算是美军于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XM29突击步枪了。XM29采用半无托式、模块化设计,由5.56毫米步枪和20毫米榴弹发射器组合而成,配备了多种先进火控设备。XM29突击步枪配备激光距离探测仪器及红外线探测器,准确度比现役步枪高一倍。而装有变焦距镜头的摄像机,可把影像传送到配备眼罩式荧光幕的特制头盔上,令士兵的视野更广阔。然而,最终成型的XM29却惊人地笨重——设计装弹后总重6.8公斤,实际却达到8.2公斤。更要命的是,复杂精密的结构让整个武器的价格高达2万美元,是M16步枪的十几倍。种种缺点令美国陆军难以接受,最终惨淡收尾。
解放军亮相新装备,比美国先进!
美台之间的互动频频,台湾当局还几次向大陆狂妄叫嚣,两岸的局势又紧张了起来,这当然是美国乐意看到的。不过,就在美国得意之际,自己却在黑海吃了一个大亏。
据悉,美军一架MQ-9无人机在黑海上空执行任务时遭到俄军战机拦截,最终坠毁。虽然俄方否认对美军无人机发动了攻击,但美方坚持认为是俄军战机的危险行为造成了美军无人机的坠毁,并向其发出抗议。作为对俄方的反击,随后北约也拦截了俄罗斯的加油机。美俄之间的此次交锋,显然还是美国吃了亏,毕竟损失了一架军用无人机,同时还在俄军面前丢了脸。
目前看来,这起事件并未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外界预想的美俄火拼也没有出现。其他方面暂且不论,此次美俄双方军机的较量也是一大看点。要知道,俄军的苏-27还是苏联时期的装备,最早出现于70年代,至今仍在俄军服役,在武器装备快速迭代的今天,可以说是一个老古董。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古董,竟然在与美国先进的MQ-9无人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逼得对方生生坠毁。如此看来,对于美军宣称的各种高精尖武器,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就在美军坠机事件发生的同时,中国亮相了新装备。根据南华早报的消息,中国的新型装备空警-3000采用了独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和“共型贴片”布局,在这两种技术的加持下,空警-3000对比同类预警机,在具备更强感知能力的情况下,自身重量反而更轻,这一点将在实战中带来很大优势。
客观来说,在军事科技领域,中国与美国总体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就全面落后于美国,在某些方面,甚至我们还占据领先。比如预警机领域,我们之前的空警500已经领先美国的E系列预警机两个身位,如今拥有更多黑科技加持的空警-3000问世后,我们在该领域对美国形成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一旦台海有变,我们必将掌握先机。
也许是受到了来自中国新装备的刺激,台湾防务部门表态称,解放军可能突破“24海里甚至12海里”,台湾之前声明“不打第一枪”的原则,将来也要适时做出调整。
中国亮相新装备,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对台湾当局都是一次很强的心理震慑。他们最好能够明白,中国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演习,以及此次新装备的亮相,都表明在必要时刻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实现武统,“台独”势力应该尽早丢掉幻想。不过,我们的强硬态度是针对“台独”和外部分裂势力,对于岛内支持统一的民众来说,我们始终怀有耐心和善意。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在回应台当局表态时,强调了8个字,即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我们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我们始终以最大诚意追求和平统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古代战争中的黑科技武器,威力巨大
古代战争中的黑科技武器,威力巨大
在现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古代打仗时,大多都是冷兵器的战斗,除了近战,顶多再加个远程的弓箭,不像现在,基本都是远程热武器精准打击,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还是有很多黑科技武器的。
古代战争中,会用到一种叫做“灰瓶”的武器,其操作方法是将石灰装入瓶中,当敌人进攻时,就将石灰泼向敌人,石灰随风扬散,威力又大于风沙,除了使敌人睁不开眼,甚至会造成腐蚀性伤害,令人防不胜防。
之后为了让“灰瓶”更好的发挥作用,古人还发明了“风扇车”,其原理有点类似于现在社会的电风扇,其配合石灰进攻,会扇起漫天石灰,让敌人难以前进。
除了这些守城武器外,还有很多攻城武器,比如说“扬尘车”,其就是为攻城准备的,与“灰瓶”相似,不过“扬尘车”是将石灰往上吹,令城墙上的人不得不避开,从而有助于攻城方更顺利地登上城墙。
宋朝时,出现了一种毒药烟球,其不仅能爆炸,而且还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威力堪比现代战争中的生化武器。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其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出这种黑科技武器,从而在战争中更能有效地打击敌人,这些黑科技武器威力巨大,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热武器。
今天关于“中国黑科技武器图片”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