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师天团有多牛?相信大家一定早有耳闻!
1
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入学报到的日子,暴哥在网上看到了深圳中学“豪华教师”阵容的宣传海报!
先说明一下,暴哥查阅深圳中学的官方报道,这些海报并非刚刚流露出来,而是早就存在于深圳中学官方微信深中新锐的主题宣传栏目里。
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比比皆是,动辄清华北大、海外名校留学、博士博士后……让暴哥叹为观止。
上一次,深圳中学引起全民热议的也是一份教师名单。名单显示,2020年该校新入职老师共66人,其中硕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这些新教师中毕业院校为北京大学的有17人,清华大学有16人,更是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毕业生。
深圳中学简直就是名校毕业生的“收割机”!
2
作为在深圳生活了8年的暴哥,对深圳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认识。一个只有40年发展历史的城市,深圳并不比其他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一线城市差,唯独教育、医疗底子薄、基础差、发展起步晚,成为城市竞争力的短板和软肋。
医疗方面:无论是三甲医院数量,还是职业医生人数,抑或是病床数量,深圳都处于落后水平。在全国42个大中城市里面,深圳的综合“医疗实力”排名倒数第五。不仅远远落后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甚至远不如一些二线城市。
主要原因是深圳人口年轻,平均年龄32岁,本身就没什么动力大量建设医院,而现在的医疗投入力度再持续10年,势必能够满足未来老年人的需求。因此从需求上看不是深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教育,确实是眼下深圳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深圳2000多万常住人口,年轻人占据绝大多数,在二胎、三胎的倡导下,深圳孩子"上学难"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
暴哥查阅了一下最新的数据:2021年,深圳共有约99560名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其中普高学位6.45万个,录取率约65%;而公办普高学位4.6万个,录取率约46%。
初三毕业生约35%不能上普高,也就是说3万多名初中毕业生被逼无奈上了中职。另外有54%不能上公办普高。
当然,上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难,竞争太激烈,这不仅仅是深圳的问题,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毕竟优质学位总是稀缺的,否则也就不称其为优质学位。
有短板,就补短板!深圳市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是最舍得花钱的。
深圳市2020总规给出了2035年的任务目标:幼儿园学位数76万个、义务教育学位228万个、高中学位60.8万个、大学在校生人数4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万张。
也就是说,深圳的义务教育学位在未来15年要再增加接近一倍,而高中学位则要由20万左右增加到60万左右,大学在校生也要扩充一倍以上。
不仅要提高入学规模,还要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以上教育通过引进国内一流名校落址深圳,开办分校,已经引进了近30所985高校落地!明确提到到2025年,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力争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K12教育思路也是如此,引进一流大学的高学历毕业生落户深圳,提高深圳的教学质量
作为广东省排名第一的深圳中学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80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30余人,教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师、名班主任30余人。
名校老师带来的成绩也是丰硕的。从2010年到现在,一本率从71%到2020年的98.7%,一直都是处于上升的趋势。过去十年北大、清华在深圳中学共录取314人,广东省第一。而单就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中国高校共录取112人,其中北大、清华32人,广东省第一。
深圳中学毕竟是名校,名校毕业生愿意来能理解。而现实是深圳的其他公办中学,照样吸引无数高学历毕业生求职。
3
凭什么这些名校毕业生,高学历人才愿意来深圳当老师?
当然是一流的教师薪酬和福利待遇,更能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教育理想的平台,以及深圳对人才的尊重和关怀。
而一流的待遇是核心。
总体来看,20万+年薪招应届毕业的公办学校中小学老师已经成为了深圳多个区的“标配”;部分办学体制比较灵活的非公办名校,扣除五险一金后,教师薪酬比公办学校高出20%-30%,平均年薪达到30万+
新聘教师除享受深圳市在编中小学教师统一薪酬福利待遇(含基本工资,各类规范性津补贴、五险一金、职业年金、住房补贴等)外,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还可享受一次性引进奖励补贴。
2021年,深圳龙华区在招聘教师过程中给出的条件是“年薪本科生26万元以上,研究生28万元以上,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元,优秀毕业生奖励3至8万元,优先为受聘者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
盐田在去年的校招中也曾透露过“本科毕业生首年年收入税前约29万元,硕士研究生年收入税前约32万元,博士研究生年收入税前约33万元。此外,当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还可申请毕业生到岗奖励经费:博士每人3万元,硕士每人2.5万元,本科每人1.5万元”。
如此高薪酬高待遇的招聘条件,众多优秀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把到深圳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似乎无可厚非。
可能有人觉得,清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应该去从事更尖端更高科技的行业,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而教师这个职业与清华北大毕业生似乎并不那么匹配,大材小用。
事实上,深圳作为中国最开放和最具创新的城市,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中小学等基础教育的作用并不比高等教育弱,同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事关重要。
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根本在教师。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材”。
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对人民、对社会来说都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