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永报道 2020年6月6日,周海滨退役,在此之前,崔鹏离开转战昆山FC,至此,鲁能2006年双冠王时期的30名球员都已经退役或者离开鲁能一线队,鲁能2010年最近一次夺得联赛冠军的阵容,32名球员中也只剩下了3人在队:郑铮、张弛和王彤。
曾经的辉煌似乎仍旧在昨天,疯狂的本土三叉戟,提前6轮夺冠,一切都不曾离去,致敬过往。
随着周海滨进入鲁能教练团队,目前的鲁能教练组里,有5名昔日功勋球员——李霄鹏、郝伟、李雷雷、周海滨、王军,李霄鹏、郝伟、王军是1999年双冠王时的队员,李雷雷、周海滨则是2006双冠王时期成员。
“双冠王”的教练团队带领球队前进,一批1997-2001的年轻苗子在他们的影响下,能否成为新一代的冠军成员,让大家拭目以待。
2004赛季到2010赛季,当时鲁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鲁能王朝”,在7年的时间内,鲁能拿到了3个联赛冠军、2个足协杯冠军和1个中超杯冠军。
被误解的是2005赛季,被评价为四大皆空,但实际上,一切只因为一场亚冠的惨败,当时鲁能亚冠全胜战绩杀入八强,同时也进入足协杯决赛,最终被疲劳拖垮,在那个赛季,周海滨曾经7线作战:中超、足协杯、中超杯、亚冠、国家队、国青队和全运会,其中11天打6场比赛堪称难以复制的经典。
一年之后的2006赛季,几乎同样的阵容,鲁能展现了强悍的实力,鲁能领先第二名17分,提前6轮夺得联赛冠军。
韩鹏、李金羽和郑智的本土三叉戟,3人联手打进了57个进球。被铭记的还有日夫科维奇的传球,崔鹏的拼抢,周海滨后腰位置上的承前启后能力,铁卫巴辛,还有舒畅、王超、刘金东、矫哲、李雷雷……
在那段时间,打鲁能战略性放弃,成为很多中超保级球队甚至中超中下游球队的共识——既然打不过,那就留着力气打别的队。
随着2007赛季初,郑智留洋,鲁能失去了绝对的控制力,但仍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2008赛季和2010赛季再次夺冠,当然,过程不如2006那时的一帆风顺。
套用流行语形容2006赛季时鲁能球员构成是这样的:前浪,70后一代;中浪,81、83一代;后浪,85、87一代。
前浪的代表性球员为门将李雷雷、中后卫舒畅、左后卫王超、右后卫王亮、前卫宋黎辉、后腰高尧、前锋李金羽,以及前腰郑智(1980年出生的郑智归为前浪)。
他们当年正处于26岁到29岁不等,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刻,是球队的核心球员,其中李金羽和郑智联手打进了47个进球。在球队出场时间排行上,2000分钟以上的是郑智、李雷雷、李金羽,两名外援日夫科维奇和巴辛,出场2000分钟以下的则是王超、矫哲和高尧。
2004到2010赛季的鲁能辉煌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他们为核心创造的,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老将没有能够在鲁能长久地延续职业生涯,郑智2007赛季初便离开了,李金羽、高尧等在2010赛季结束后也退役了。
到了2011赛季,鲁能低谷期开始,70后球员仅仅剩下了门将李雷雷和已经失去位置的王亮。
前浪走得太快,原因是后浪太生猛了。
先说人数不多的中浪,2006年,81、83一代鲁能的球员并不多,刘金东25岁、矫哲25岁、韩鹏23岁,邓小飞23岁,其中矫哲和韩鹏是绝对主力,刘金东是轮换主力,此前曾经担任主力的邓小飞当时已经被李雷雷取代。
他们是兢兢业业的一代,刘金东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担任鲁能队长,是鲁能少有的拥有退役仪式的球员,矫哲因性格问题离开则让人颇为遗憾,韩鹏也奋战到了33岁,对于相对依靠身体的中锋来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鲁能。
真正强势的是后浪,在2006赛季,除去3名外援之后,27名本土队员中,77到80一代9人,81到83一代4人,22岁以上的球员只有13人,还不到球队的一半,剩下的14名球员,都是19岁、20岁和21岁。后浪名单如下:
85(21岁):周海滨、李微、吕征、任永顺、苑维玮、万程、刘钊、杨程、李丹
86(20岁):王晓龙、徐群、刘清
87(19岁):王永珀、崔鹏
周海滨和崔鹏当时已经是球队的主力,苑维玮、吕征则是轮换球员,王永珀、王晓龙、李微也展现了出色的天赋,他们在2008和2010赛的夺冠历程中都立下汗马功劳。
2010赛季再夺中超冠军,外援之外,按出场时间长短计算的本土球员排行分别是:杨程、韩鹏、刘金东、周海滨、邓卓翔、郑铮、苑维玮、崔鹏、李微、张弛、吕征和王永珀,其中年龄最大的刘金东仅仅29岁,25岁以上的球员只有2人,最小的郑铮只有21岁,平均年龄24.4岁。
多么好的年龄结构!2011赛季,鲁能还引进了国内顶级球员蒿俊闵,当时蒿俊闵仅仅24岁,此时鲁能主力阵容的年龄结构是25岁多一点,原本,鲁能新的辉煌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但谁能想到,这么一批才华横溢的球员,却在随后9年迎来了“失落的9年”。
恒大的金元足球和随后疯狂的投入竞赛,让鲁能夺冠难上加难,这是客观的事实,不以鲁能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鲁能在这9年的时间中起起伏伏,确实错失了一些机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鲁能一批刚刚进入黄金年龄段的球员,在随后的岁月中逐渐下滑,他们的巅峰时刻似乎都停留在了年轻时代。
其中有伤病的原因,如张弛重伤长达两三年才恢复,蒿俊闵在25岁的时候就遭遇重大伤病,风格也为之转变,王永珀一直伤病不断,这两名才华横溢的攻击手变成了中场控制者,邓卓翔、周海滨同样为伤所困,崔鹏的体重控制更是让鲁能挠头,他其实是一个在身体和技术方面几乎没有缺点的球员,完全有机会成长为国家队的绝对主力。
必须要说的是,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他们整体的下滑:在年轻时代获得了太多的荣誉,导致进取心缺失。鲁能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尽管多次变换管理模式,但球队也是好一阵坏一阵,直到2017赛季之后,鲁能才彻底稳定下来,但距离冠军仍旧有一些差距。
单就个体而言不是不努力,例如王永珀变成了减肥的励志典型,张弛重伤复出更是让人动容,蒿俊闵目前是国足鲁能双料核心。
但是,整体性的下滑让个体的努力变得颇为无助,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周海滨2010赛季5个进球7个助攻,到了2011赛季竟然一个进球都没有,这和周海滨这种体系性球员的属性相关,全队低迷,他精准的传球又有多大意义呢?不停奔波填补漏洞,他又怎么有插上助攻或者远射的发挥空间呢?
如今,鲁能“2006双冠一代”随着崔鹏的离开、周海滨的退役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样,随着周海滨的退役,85一代也彻底告别鲁能,正如周海滨所说,很遗憾没有能够帮助鲁能再夺一个冠军,这是他们这一代球员的遗憾。他们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同时也留下不少的遗憾。
周海滨退役之后,将转型为教练,进入鲁能的教练团队。同为2006一代的韩鹏此前已经是鲁能教练组一员,现在,韩鹏刚刚前往U16国家队任职,周海滨完美填上他留下的空缺,鲁能一线队的教练团队里,还有周海滨熟悉的李雷雷。同样是2006一代的范学伟、刘金东,与1999双冠王时期的姜勇,带领鲁能预备队,鲁能预备队(U23队)将会参加中乙。
2006一代,将与1999一代的李霄鹏、郝伟、王军,肩负起为鲁能打造未来的重任。
因为佩莱、格德斯的未归,以及国家队抽调球员的关系,鲁能此前一两个月的训练与热身赛里,出现了更多U23球员的身影。
97年龄段的黄聪、吴雷,98年龄段的段刘愚、田鑫、李冠希,99年龄段的赵剑非、刘超阳、郭田雨,00年龄段的蔺国玉,01年龄段的阿卜杜、孙启航,都在训练与热身赛中有所表现。其中段刘愚、郭田雨、赵剑非等球员应该会在今年得到较多的锻炼机会,部分球员则会随预备队征战中乙联赛,U21球员在预备队报名,如果在训练及中乙赛事里表现出色,可以随时被一线队征召参加中超。
各年龄段球员储备算是相当充足的鲁能,通过老队员的传帮带,以及教练团队的锤炼,鲁能的未来大有可期,要知道,带领这些球员成长的,可是拥有双冠经验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