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乐进一刀阵容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于禁和乐进如果在战场上遇到了关平和周仓,双方捉对厮杀,谁能赢呢?
咱们来通过四员战将的单挑厮杀战绩来分析一下。
一、乐进
乐进是最早追随曹操的一帮人,算是元老级别了,一生忠心耿耿,奋勇敢战,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乐进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乐进的战绩:
1.濮阳之战,乐进对阵臧霸, “两马相交,双枪齐举”,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2.濮阳之战,乐进和于禁两人双战吕布,抵挡不住;
3.濮阳之战,乐进参与六将围攻吕布的群殴,击退了吕布;
4.定陶之战,在追击吕布败兵的过程中,乐进一箭射死成廉;
5.南皮围城战,曹军破阵,郭图策马奔入城中,乐进拈弓搭箭,一箭将郭图射下城壕;
6.合淝之战,乐进偷袭孙权,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忙用画戟遮架,被乐进一刀将两枝戟一齐劈断;
7.合淝之战,乐进与甘宁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8.濡须口之战,乐进与凌统交锋,战到五十回合,不分胜败;
9.濡须口之战,曹休暗箭射倒凌统战马,乐进挺枪来刺,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翻身落马。
这次受伤应该很严重,乐进从此再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乐进经历过9场战斗,有效胜绩算3次,杀死敌将2名。
但我们也发现个问题,乐进在单挑厮杀的战斗中,从来没有正面击退或者斩杀过一个敌人,他的两次斩获都是靠射箭。
乐进有过两次平局,一次是对战臧霸,一次是对战凌统。乐进对战臧霸三十余合不分胜负之时,夏侯惇出阵助战;乐进对战凌统五十合不分胜负,曹休放冷箭助之。
而张辽与凌统对战五十回合,孙权“恐凌统有失”,下令收兵。
可见,乐进的武力值应该略逊于张辽,和凌统基本上旗鼓相当。
二、于禁
于禁的武艺比较差劲,真实水平顶多和刘备有一拼,还不一定能干过刘备。
看看于禁的战绩:
1.曹军兵围徐州城,刘备率兵来救,张飞冲阵,正遇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刘备麾兵直进,于禁败走;
2.濮阳之战,于禁和乐进双战吕布,抵挡不住,仓皇败走;
3.渭水之战,于禁迎战马超,八九合败下阵来;
4.渭桥边,马超追击李堪,于禁从背后偷放暗箭,被马超避过,这箭却恰好射中了在前面逃跑的李堪,李堪翻身落马而死。
于禁所有的厮杀都是败阵,唯一的斩获是干掉了一名战友。
三、周仓
周仓有两次战斗:
1.卧牛山之战,周仓对阵赵云,被赵云“连胜数次,身中三枪”;
2.罾口川之战,周仓驾大船撞翻庞德的小舟,跃入水中,生擒庞德。
周仓的武力值不弱啊,但是长期在关羽的光环掩耀之下,他没有闪耀出自己的光芒。卧牛山一战,周仓能与赵云连战数场,身中三枪的状况下仍然能逃出性命,说明周仓的武艺和敏捷度相当不错,至少,比在赵云马前撑不住十几个回合的李典要强得太多了。
书中介绍周仓的来历,说他“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张宝部下为将”。
人家周仓以前也是将领,在“地公将军”张宝的麾下作战,力气很大,怪不得能随着关羽扛青龙偃月刀。
顺便说一下,周仓真正擅长的武器并不是刀,而是长枪。书中说,“关公乃立马待之。果见一人,黑面长身,持枪乘马,引众而至”。周仓使枪,还算是个技术型的战将。
所以说周仓的武艺应该强于李典,与乐进的水平相近。
四、关平
关平是蜀汉后辈中最有出息的年轻一代,不仅为人忠厚,做事沉稳,能够领兵作战,关平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的。
令人惋惜的是,关羽昏了头,麦城被困时,没有让关平去求救,断了自己的生路,也折了蜀汉的未来将星。
看一下关平的战绩:
1.涪城外的宴会上,关平生擒怀藏利刃,企图刺杀刘备的涪关守将高沛;
2.襄阳之战,曹军兵败,曹仁副将翟元败逃,被关平赶上,一刀斩杀;
3.樊城之战,关平对阵抬棺而来的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4.偃拔之战,关平对阵徐商,关平出马,只三合,徐商大败而走;
5.偃城之战,关平对阵吕建,五六合,吕建败走;
6.关平回救偃城,徐晃拦截,关平与徐晃交锋,战不三四合,偃城中火起,关平不敢恋战,突围而走;
7.关平与廖化夜袭徐晃大营,陷入重围,徐晃拦截,“平、化二人奋力死战,夺路而走”;
8.关羽困守麦城,派廖化往上庸求救兵,关平护送廖化出城,遇丁奉拦截,关平奋力冲杀,击败丁奉,廖化乘势突出重围;
9.关羽父子率残兵突围,关羽被绊马索绊倒,关平来救,东吴潘璋、朱然率兵包围了关平,关平孤身独战,力尽被擒。
关平的武艺相当不错,能与曹军猛将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关平回营后告诉关羽,自己与庞德战成了平手。以关平忠厚低调的性格,不可能是故意炫耀,所以说,关平的武艺与庞德接近。
在曹军阵营中,许禇、典韦是超级猛将,武艺最高,随后就是徐晃、庞德、夏侯惇这几位猛将,关平能与庞德三十合战至不分胜负,他的武艺水准至少也应该与张辽、张郃相平,肯定是高于乐进、凌统和臧霸等人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四人的武力值做个排序:
1.关平>2.乐进≥3.周仓>4.于禁
结论
如果乐进、于禁与关平和周仓在阵前捉对厮杀,乐进和于禁会被打得落花流水。
吕布被曹操杀后,方天画戟为何“神秘消失”?曹操把它给了谁?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赤兔马曹操赏赐给了关羽,方天画戟曹操唯有一人可送,那就是黄须儿曹彰。
《三国演义》中使用戟的武将有以人员:
曹操护卫统领:典韦,使用一双大铁戟重八十斤,在曹操一征宛城张绣之时,为给曹操争取逃生机会,最终战死,死于吕布之前。
曹魏后期武将:韩琼(曹魏西凉大将韩德第三子),使一杆方天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凤鸣山被赵云所杀。
孙权护卫统领:宋谦、贾华,各使一杆方天画戟,合肥之战时,当乐进冲杀孙权中军时,二人急忙挥动方天画戟防御,却被奋勇冲杀而来的乐进一刀砍断方天画戟。
夏侯惇部将:钟绅,使一杆方天画戟,长板坡之战时,想从后面突袭赵云,结果反被赵云手中青釭剑一剑削掉了半个脑袋。
司马昭心腹将领:成济,曹魏太子舍人,在曹髦率兵攻打司马昭府邸时,持戟将曹髦杀害。司马昭为平息众怒,遂将成济、成倅两人当成替死鬼处死。
蜀国后期猛将:鄂焕,使一杆方天戟,曾同魏延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在魏延、王平、张嶷三将的围攻下被擒,后来投降蜀国,被封为牙门将军。
典韦早于吕布先亡,自然无法相送;韩琼、钟绅二将武艺如此平庸,又怎么可能入得了曹操的法眼,同样不会相送;至于宋谦、贾华、鄂焕三将,皆为敌对将领,更不会相送,况且宋谦、贾华二人的方天戟竟然被乐进一刀砍断,如此方天画戟岂能同吕布的方天画戟相比。
可能有人对于曹彰所用的武器是否是戟,而产生怀疑。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刘曹汉中争夺战中)记载有: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由此可见,曹彰所用兵器为戟。同时,再来看看曹操对曹彰的欣赏程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吕布的方天画戟唯有送给曹彰了。
曹彰从小善骑射,臂力过人,可徒手与猛兽搏斗,不惧险恶。随曹操南征北战期间,勇猛昂扬,多立战功。因此曹操曾提醒曹彰:“骑马击剑最多是个百人敌,而多读圣贤之书,则会成为万人敌。”但是曹彰却对人言:“大丈夫应该效仿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大军驰骋大漠,驱逐戎狄,立不世功业,岂能作书生呢?”
后来,曹操又问几个儿子的志向,唯曹彰回答:“愿作将军。”曹操问他为何想作将军。他又答道:“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闻言大喜。
因此,只有曹彰才配拥有人中吕布的神兵利器——方天画戟,曹操不送他又该送给何人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失利后,遂封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令其率军征讨辽东朔方的乌桓、鲜卑轲比等外族部众叛乱,不久尽皆降服,遂驻扎鄢陵进行镇守。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王,曹彰前奔丧,并将手中兵马的指挥权交予曹丕,曹丕则令其返回鄢陵暂驻。同年11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即帝位,号魏文帝,定都洛阳。同时,曹丕下诏封曹彰为任城王,食邑1万户。3年后,曹彰到洛阳朝见魏文帝,并因病死于洛阳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又有“任城威王”之称。
在此期间,由于曹彰仅是整部《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因此随着曹彰的黯然退场,吕布的方天画戟也随之杳然不见踪迹。同时,中国古代对于军械管制极严,并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走地府之说”。如:私人拥有盔甲、弓弩、长兵器等军械,尽皆处于重罪。数年后曹魏江山被司马氏所窃,原本曹氏宗族就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算方天画戟存放府中,也怕因此而受到牵连,为了全族的安全,曹彰的后人最有可能的就是将其藏到一处极密之地,成为永远的秘密。如果上交地方,反而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成为他人陷害曹彰族人谋逆的证据。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吕布这杆方天画永远消失。
《三国演义》的五子良将乐进武艺如何?后来结局怎样呢?
历史上的乐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以胆识英烈驰名。
在官渡之战中,乐进奋勇向前,斩杀袁绍账下的淳于琼;袁绍败北后,又一路进击袁潭、袁尚,斩杀了其麾下大将严敬,并独自率兵攻破雍城。乐进还曾击退过关羽,并且与张辽、李典屯守合肥,与孙权会战。乐进与张辽、张郃、徐晃、于禁并成为曹家的?五子良将?。
现在回到问题上来,既然话题为武艺,那一切论据基于三国演义,而非正史。我们看看乐进的武艺如何,以实战说话。
战例1:乐进VS臧霸
臧霸属于吕布的八健将之一,地位仅次于高顺、张辽,而武艺应该仅次于张辽、不在高顺之下。曹操在濮阳会战吕布时,吕布派臧霸阵前单挑。原文:
臧霸出马搦战。曹军内乐进出迎。两马相交,双枪齐举。战到三十余合,胜负不分。?
战例2:乐进VS吕布
乐进和吕布交手两次。
第一次,乐进和于禁联手双战吕布,仍然敌不住!但此一战并非乐进无能,而是吕布太强大了,关张组合、典许组合都拿不下吕布,更何况这二人,尤其是队友于禁又偏弱,曾经八九合就败在马超手上,太弱鸡了。
第二次,曹营六将围攻吕布。许褚20合+典韦夹击,然后乐进、李典、二夏侯等四人一起上前,吕布招架不住,依仗赤兔马全身而退。
战例3:乐进VS凌统
凌统是东吴虎将,武力值绝对排在东吴前五。凌统曾经单挑张辽50回合不分胜负,足见其实力。濡须口之战,张辽率队与东吴方面军对峙。原文:
凌统纵马提刀,出至阵前。张辽使乐进出迎。两个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
此外,乐进还有一次神勇表现,那就是合肥之战,在张辽单挑太史慈时,乐进忽然策马冲到孙权面前,举刀就砍,孙权的护卫宋谦、贾华二人慌忙用戟隔架,被乐进一刀双双劈断,差点把孙权吓破了胆。
乐进除了武艺过人外,其箭术亦非常人所能。
表现1:定陶混战
吕布命陈宫、高顺守定陶,自己带人到城外,不料中了曹操的埋伏,曾围攻吕布的曹营六将率兵四面八方喊啥过来,吕布军中大乱。原文:
吕布料敌不过,落荒而走。从将成廉,被乐进一箭射死。?
表现2:南皮之战
曹操歼灭袁潭时,将其阵型冲乱。袁家的重量级谋臣郭图急忙往城中逃窜,乐进张弓一箭,将其射下城壕。
综合分析:乐进属于一流武将。
以单挑能力来看,乐进30合平臧霸,50合平凌统(间接对等于50合平张辽),他绝对能进一流武将的阵营。虽然和强一流(张辽、徐晃、孙策、太史慈、张郃、高览、魏延等等)还是有差距的,但是由于箭术加持,所以乐进妥妥的加入了一流武将阵营!
乐进结局
乐进因功迁升至折冲将军、右将军。在濡须口之战时,凌统的坐下马被冷箭射倒,翻身倒地。乐进急忙挺枪来刺,却又被甘宁暗箭射中面部,被部下急忙救回。乐进这次受伤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能是疗伤修养、退居二线了,比如转为后勤部长。乐进死后,被追谥为威侯。
《三国演义》的五子良将乐进武艺如何?后来结局怎样?
身为曹魏阵营中“五子良将”之一,乐进的武艺还是蛮不错的,完全能够拿得出手。
乐进是跟随曹操最早的一批人。在曹操刺董失败,逃归陈留后,树起“忠义”大旗(和宋江一个德性),招兵买马,延揽天下才俊之士。乐进就前来投奔,被曹操“留为帐前吏”。乐进比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都来得早。
曹操起事之初,缺兵少将,手下能打的人不多。夏侯惇照顾弟弟,不愿意让他太冒险,夏侯渊前期就很少在战场上单挑。曹仁智勇双全,曹操用他来领兵,而曹仁当时还是个“小将军”,李典的武艺也不是很突出,这段时期,曹操主要靠两个人突前厮杀,一个是夏侯惇,一个就是乐进。
乐进这个人比较沉默低调,话不多,但下手还是非常阴狠的,咱们来看一下乐进的战斗履历:
1.濮阳之战,乐进首次单挑,与吕布麾下猛将臧霸交锋,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2.吕布追击曹操,乐进与于禁联手夹击,“双战吕布不住”;
3.濮阳再战,曹军六将围殴吕布,乐进也参与其中;
4.冀州围城战,袁军溃退,郭图向城中奔逃,被乐进一箭射倒;
5.定陶之战,乐进一箭射死吕布从将成廉;
6.汝南之战,乐进率兵包围张飞,被关羽寻踪而来杀败;
7.合肥之战,在李典的怂恿下,乐进突然向孙权发动袭扰,宋谦和贾华以戟遮挡,被乐进一刀断双戟;
8.合淝之战,甘宁领兵来战,乐进迎敌,“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9.濡须口之战,曹军搦战,凌统出迎,与乐进交锋,“两个斗到五十合”,不分胜负。
10.曹休暗箭射倒凌统战马,乐进挺枪来刺凌统,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
乐进总共参加过9场厮杀,有效胜绩是3次,平手2次。乐进总斩杀敌将2名,不过全都是靠弓箭射杀的。这也说明乐进的攻击力还不够锐利。
乐进遇到比较强的敌人有5人:臧霸、吕布、关羽、甘宁、凌统。乐进与其中的臧霸和凌统战平,败于其他3人(包括诈败)。
这就基本上能够给乐进的武力值做个定位,他输给了关羽,与于禁两个人都敌不住吕布,肯定进入不了超级猛将的行列;而乐进能够与臧霸、凌统打平,但未能表现出优势,武力值属于中等偏弱的一流战将,低于张郃、张辽、太史慈,与凌统、魏延、臧霸在同一个层次。
濡须口之战,乐进脸上挨了甘宁一箭后,被抢救回去,从此再没有上过战场,消失了踪迹。他最后的军衔是右将军,益昌亭侯。
乐进的儿子乐綝在魏国大将军曹真麾下做过副先锋,还在司马懿帐下效过力。渭水浮桥边,蜀军大将吴班率兵夜袭,被乱箭射死,率领魏军伏击吴班的就是乐綝和张虎。后来,诸葛诞作乱,乐綝被诸葛诞杀死在宅中。
五子良将的乐进实力到底如何呢?
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比较早,可能比夏侯惇还要早。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仓皇逃出京城,回到老家陈留,树起义旗招兵买马,延揽天下豪俊,乐进就是此时入伙的。当时曹操手下能拉出来在战阵上比划两下的人不多,打起仗来,首先突前厮杀的一个是靠夏侯惇,另一个就是靠乐进。乐进的武艺不算是出类拔萃,但他非常勇猛,出手迅捷,诡厉狠辣。
所以说,乐进能够位列?五子良将?,靠的是资历、战功、忠心耿耿、奋勇敢战。
咱们来通过乐进的战斗履历来分析一下他武力值的高低定位:
1.濮阳城外,乐进挺枪出战,吕布阵中臧霸来迎, ?双枪齐举?,两将交锋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2.濮阳城外,吕布追击曹军,乐进和于禁联手夹击,仍然敌不过吕布;
3.濮阳之战,吕布力战许禇、典韦的联手夹攻,乐进与夏侯惇等一拥而上,围殴击退吕布;
4.定陶之战,吕布兵败,曹军追击,乐进张弓搭箭,射死正在逃跑的成廉;
5.南皮之战,曹军与袁谭在城外交战,袁军阵形被破,郭图向城中奔逃,被乐进一箭将射下城壕;
6.合淝之战,张辽与太史慈交锋,曹军阵中的乐进突然策马向孙权冲来,举刀砍下,孙权左右护卫宋谦和贾华慌忙用戟隔架,乐进一刀劈断双戟;
7.合淝之战,吴将甘宁来战,乐进出迎,两人战不数合,乐进诈败拔马回走;
濡须口之战,乐进与凌统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败;
9.濡须口之战,曹休放冷箭射中了凌统的坐骑,凌统倒地,乐进趁机挺枪刺来,被甘宁一箭射中脸颊,部下救回落马的乐进。从此以后,乐进就再没有上过阵。
乐进总共有过9场厮杀,3次取胜,斩敌2名。通过以上战例,我们发现乐进有两个特点:
一.技术比较全面。即能使刀,也能使枪。比如说他偷袭孙权时候用的兵器是大刀,而与臧霸和凌统交锋时则用的是长枪;
二.箭法不错。乐进的战斗生涯中只有两个斩杀纪录:成廉、郭图。全部都是被乐进用箭射死的。
分析一下乐进的武力值。濮阳城之战,乐进曾经与臧霸三十余合战成平手,夏侯惇出马助战。臧霸和张辽同为吕布帐下八健将,两人各领三将,他俩的武艺应该接近。乐进又曾与凌统五十合打成平手,张辽也曾经与凌统交过手,五十合后,孙权担心凌统有失,下令收兵。
以此分析,乐进的武力值应当略逊于张辽、张郃,而与凌统、魏延相当,强于李典和于禁。
乐进这个人言语很少,沉默寡言,但打起仗来?每战先登?,奋不顾身。他不争功,不炫耀,却专打硬仗恶仗,是个?蓝领?式的人物,务实而能干,执行力很强。
我们做事业,需要睿智果决的决策者,需要运筹帷幄的谋划者,也需要像乐进这样默默无闻、扎实肯干的执行者。乐进能够侪身于?五子良将?的行列,就是曹魏阵营的鲜明特色:充分肯定贯彻落实的重要性。
徐晃救了张辽两次,为什么还有人说张辽比徐晃厉害呢?
徐晃两次救了张辽,为啥还有人认为张辽比徐晃厉害?
如果单纯以武力论,张辽与张郃同级别,比徐晃可能差一档次。但战场精神状态,张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而徐晃则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随时准备溜号。假如张辽、徐晃干一仗,没准张辽会打败徐晃。之所以有张辽强于徐晃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
第一,张辽敢打必胜,徐晃畏敌怯战。官渡大战前有两场小预演,即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那时袁绍实力强大,特别猛将颜良、文丑威名在外,令曹军闻风丧胆。本来曹操心中不打算启用关羽,在颜良连斩宋宪、魏绪两将的情况下,曹操激将说:?今谁敢挡之??徐晃虽应声而出,但面对颜良,号称曹军老二的徐晃,令曹操大失所望,仅仅二十合就败归本阵。以徐晃实力,虽可能打不过颜良,但拼力死战,干过五十合应该不成问题。
接下来与文丑战于延津,徐晃表现更差。张辽挺枪纵马,直扑文丑,徐晃畏畏缩缩,在后面只喊一声:?贼将休放冷箭?!张辽急闪躲过冷箭,又一次放马上前,文丑再一箭射中张辽坐骑,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来杀张辽,徐晃才轮大斧,作出救张辽姿态,可看到文丑后队一拥而上,又怂逼了,扭头就跑。多亏关羽斜刺横插上来,截住并快速干掉文丑,才使张辽彻底摆脱危险。
徐晃畏敌怯战还有,在乌林小路,张郃徐晃双战赵云,仍然狼狈而逃;汉中战役老搭档,两对一战赵云,依旧心惊胆战。 第二,徐晃投机取巧,有失将军风度。建安十五年(210)铜雀台落成,曹操十分高兴,令文臣们写诗作赋,众武将骑射比武。具体在百步之外,摆一箭垛,将军们按曹氏宗族,和其他将领分为两队,射中红心者;奖励西川锦袍一领,如射脱靶,罚水一杯,这奖品锦袍就挂在箭垛上面的柳枝上。
注意 : 这锦袍是挂在柳枝上,不是绑在柳枝头,就是说只要柳枝稍有大动静,锦袍就可能落地,徐晃非常清楚这一点,在其他将领都按规矩射中红心后,轮到徐晃时,徐晃竟直射柳枝,远处观看的人,只以为射断了柳枝,其实,箭枝后面有羽毛尾翼,飞过柳枝的一瞬间,对柳枝扰动很大,果然,徐晃这一箭,不仅赢得不明真相的喝彩,还让挂于枝头的锦袍落地,徐晃飞马上前,抢起锦袍就跑,至于是否射断柳枝,没人查究。这激怒一直观察的许褚,放马截住徐晃,抓住徐晃勒甲绦,把徐晃拖离鞍桥,二人拳打脚踢,战袍撕得粉碎,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这一事件中,别人射中红心,都没拿锦袍,徐晃却以不正当手段,抢锦袍就跑,破坏公平规则,暴露贪婪本性,得不偿失。
第三,张辽战功卓著,徐晃战绩有水。不说大战白狼山,斩首乌桓塌顿,收降昌烯等等,仅看两次败孙权 : 赤壁之战后,曹操令张辽、乐进、李典率领七千多人屯扎合肥,以防孙权。孙权见周瑜、诸葛亮赤壁大胜,按捺不住冲动,也很想露一手。刚好周瑜与曹仁决战南郡时,受了箭伤,需要休养。于是,周瑜令程普带兵支援孙权,自己回国养病。但张辽、孙权的第一次很不幸,先是乐进一刀砍断两护卫宋谦、贾华戟头,紧接着李典一箭射死拿烧火棍的宋谦。再接着是太史慈中了张辽计策,被乱箭射死。
曹操亲自出征张鲁,心中惦记合肥,派护军薛悌给张辽送去一纸密令,封页注明?敌来乃发?。孙权不甘心上次丢人现眼,这次带领十万兵马,准备大干一场,张辽打开密令:?如孙权兵来,张、李二位将军出战,乐进守城,这密令的意思,是因为曹操知道,李典与张辽有矛盾,作出如此安排,暗含 : 大敌当前,要团结对敌,不能相互拆台。张辽首先表态,不计个人恩怨,舍身为国。李典当然也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乐进更不用说。
这一战,张辽以少对多,挑选八百敢死队,令李典带兵埋伏在小师桥北,待吴兵过桥后,截断小桥,把吴兵前队隔断。张辽、乐进专打二队孙权。而孙权的主力是第一队吕蒙、甘宁,孙权自己带二队,只有三百多卫队。被李典截断后,张辽、乐进两千多人,势如山倒,猛不可挡,孙权顿时陷入危机,急忙呼叫前队回救,但这岂能来的及?整个部署一塌糊涂,全乱了套,主要将领折了董袭,凌统身受重伤。最严重的是,东吴人有了心理病,以致?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
徐晃的战绩,拿的出手的,就是在襄樊战役中,战关羽八十合不分胜负。最终还打败关羽,但从单挑看,当时关羽有箭伤,且年龄已近六旬;从战役看,吕蒙从侧后夹攻,关羽两线作战,徐晃出发前,曹操已交底,成竹在胸等等吧!总之,可以说胜之不武,不值得炫耀。
曹操的手下勇猛到可以媲美关羽却鲜为人知
乐进是曹魏阵营中的老将军,在“五子好将”中排名第二,功绩卓著。有意思的是,这位名人的笔墨介绍并不多,只有几百字,他的对话也并非通篇介绍。辛有云、王曰:“魏名将,志在张辽,骁勇善战,可与为友。如果你珍惜那些不为人知的史书,你就不会从中受益。看遍了,日记里写的,不过是你在某一天的某一地点破了一个仇人罢了。”
但细读三国志,与其他曹魏将领比较,可以发现乐进的战绩和能力是可圈可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乐进是一个沉默的将军。不难猜测,后人在评价曹魏将领时,往往会忽略乐进的存在。在这里,作者也将通过对乐进的解读,向你展示曹魏元勋默默无闻却又不平凡的一生。乐进是曹操手下的老将。据记载,是魏阳平人,当时隶属于。又“遣主事往郡招兵,千余人,亦为军功留司马,困陈都尉。
笔者根据史料推测,乐进应该是在公元190年左右加入曹操阵营的,很可能参加了关东联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五好将军之一的于禁,于192年被鲍信推荐加入曹操,其他三人随后加入。由此也可以看出,乐进出现的更早,其统帅在东郡有千余兵,应该是曹操早期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进从基层一步步干到将军的位置。没有显赫的背景,只有一刀一枪的战功。乐进是曹操帐下的第一个基层官员,后来逐渐被提升为讨队长和代理游击将军。公元206年被封为大将军。乐传中唯一的相持之战是与高倩锯的壶关之战。除了参加各种战斗,乐进还在杀死敌军将领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有两位被点名的将军,一位是袁谭、袁尚的大将严敬,另一位是袁绍名将三三五四之一的淳于琼,西苑八大队长之一。
元坝校尉率领的军队是一支强大的部队。除了淳于琼,它的统帅是曹操和袁绍,他们都很有名。他们可以用这样的角色对抗敌人,碾压对方。乐进的军事水平和勇猛可见一斑。此外,与其他四位优秀将军相比,乐进是第一位被封为亭侯的将军。
乐进的竞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跟随曹操到战前在荆襄作战,主要与曹操或其他将领作战。在这个阶段,乐进传记中最常见的两个词是“服从”,如“攻吕布”、“征伐”,其次是“先走”,如“攻濮阳吕布、濮阳张苞”。
第二阶段,由于长期的战役积累和乐进作为基层官员的早期经历,乐进作为副手和领导者的角色开始转变,成为攻守兼备的将军。也有相应的记载:“热金在拒关羽,今若不设法救羽,必惹麻烦,侵州界,比鲁更忧。”这里描述的是乐进在与关羽的对抗中占了上风,所以刘备需要在西川赶回军中支援。这篇文章虽然有欺骗刘璋的意思,但是刘备在这里并没有给别人看,只是给乐进看,说明乐进在这个时候可以成为和关羽平起平坐的对手。
沉默的将军乐进在战场上为国捐躯。虽然史料惜字如金,但历史的沉默掩盖不了他过去奋斗的辉煌,也阻挡不了后人对他沉默的思考。
好了,今天关于“乐进一刀阵容”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乐进一刀阵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