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适合波波的sr装备”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梦幻模拟战 手游65冰龙怎么打?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55光暗单刷65冰龙攻略(粉毛波波)
先行服月卡玩家,一直养的主力是波赞鲁和粉毛(是不是很奇怪),在经历各种苦逼推图之后,终于50级打过60冰龙争了口气。
然后54级的时候试了试65冰龙,55的时候第一次过。
阵容 粉毛 波赞鲁 奶骑 艾尔文 雪莉
其中艾尔文是纯粹的buff怪,不要装备都行。雪莉装备很烂,四星骑士,暮色,三星sr探险帽,30sr哨兵徽记。吃进击能秒魔女就合格
波赞鲁:50sr虔诚头,50sr加速鞋,衣服20法杖30级(反正没用)附魔说一下 我用的2+2 本来想寒冰顽石堆魔抗,结果荆棘没人用随便附魔出了加9%魔防就荆棘加顽石了(我雷丁寒冰,顽石也没人要,基本就是摸到就抽奖附一波,不用专门换,波波就是好不吃队友资源)
战力4444 突出一个给老子4
粉毛当时用的水晶,450智力,但非常关键,除了奶之外还有龙卷风和吐槽,辅助核心
奶骑350智力,进击怪不提了
图为第一回合站位,下回合粉毛上去抚摸一下章鱼(别龙卷风不然魔女掉两血空海奇袭没有了)波波也抚摸一下,雪莉吃进击拿章鱼当跳板接着秒一个魔女。下回合另一个魔女会驱散自己的吐槽buff,毫无威胁群殴致死。
等一波进击,再把上面俩小怪一样杀死。
这是打龙入坑站位,雪莉先去吃技能送死,其他人相隔三格,龙会打最上面的
雪莉死后,非aoe回合下图站位,波波吃冰息顺便反击。
aoe回合, 三格分散波波最上面 比如下图,波波单吃aoe
如此循环,等著冰龙弟弟的宝箱就好了 60红瓜子一个ssr都没有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梦幻模拟战手游艾尔文单挑45雷龙
梦幻模拟战手游超时空S难度10.1-10.7 光辉阵容
梦幻模拟战手游希望之光ss5攻略
梦幻模拟战手游娜姆怎么样 梦幻模拟战娜姆深度解析
梦幻模拟战手游芙蕾雅怎么样 梦幻模拟战芙蕾雅深度解析
阴阳师SR式神排名介绍 哪些SR式神值得培养
第一名:姑获鸟
第二名:鬼女红叶
第三名:络新妇
第四名:犬神
第五名:妖狐
第六名:惠比寿
第六名:妖琴师
第七名:镰鼬
第八名:雪女
第九位:鬼使黑
第十位:吸血姬
第一名:姑获鸟
姑获鸟的强大谁用谁知道,群攻式神,全场3段,主点4段,伤害瞬间爆炸。御魂搭配,毫无疑问的针女,姑获鸟群攻对针女触发几率极高。御魂位置建议二四号位带攻击加成,六号位带暴击加成,副属性最好选择依次暴击、攻击加成、速度、攻击、暴击伤害。
第二名:鬼女红叶
鬼女红叶被动附身效果效果卓越,配上觉醒后大招同样可以触发被动,对面小怪不死则已,一死就是连环爆炸。御魂搭配,推荐选择对暴击有加成的破势、心眼、网切。御魂位置建议二四号带攻击,六号位带暴击加成,副属性最好选择依次暴击或暴击伤害。
第三名:络新妇
络新妇R级的生命和防御,注定了他是个脆皮,但是AOE技能的超强输出弥补了这一缺点。御魂搭配,建议建议搭配4个破势和2个暴击,因为络新妇的被动有有暴击加成。御魂位置推荐二四号位带攻击加成,六号位带暴击加成,副属性全选暴击。
第四名:犬神
输出,大招可群可单输出可观,但是生存能力弱,亮点在于自带反击。御魂搭配,推荐带针女、网切
因为群攻式神一般配这两个是主流,而且有效。御魂位置推荐二四号位带生命+攻击加成。六号位带暴击。
第五名:妖狐
妖狐别名脸狐,大招全看脸,连击会哑火。大招单体,能够造成66%的伤害,并有50%的概率连击。最少为两次,最多超过十次。御魂搭配推荐带轮入道、针女,前者对被动触发效率高,或者在连击时色伤害加成恐怖。御魂位置推荐二号位带攻击加成或速度加成。四、六号位选择攻击加成,或者六号位可按喜好替换暴击率/暴击伤害。
第六名:惠比寿
治疗量最大,生存能力最好,还可以反克控制。不过必须是鲤鱼旗在场才能回复血量,而且鲤鱼旗的血量较低,很容易被打没。御魂搭配,可选择火灵、招财猫为队伍提供鬼火,或者被服、地藏像,能够让惠比寿的生存能力大为提升。 御魂位置推荐全堆生命和防御。
第六名:妖琴师
妖琴师,20%击退进度条到空,20%+概率混乱对手,在行动条大于一切的游戏里,是个不错的控场技能,还可以给全队加速。御魂搭配推荐招财猫因为妖琴师顶级的速度对招财猫的触发效果更好,提供的防御力也能够加强生存能力,获得的鬼火也能保障技能的释放。御魂位置推荐二号位必须选择速度,四、六号位可以按喜好选择生命值/防御力。
第七名:镰鼬
高速加攻加效果抵抗,加快我方行动条,不过缺点也很明显,2技能要到3级才奇效,而因为是SR式神入手难,技能时常升不满。御魂搭配推荐招财猫或者火灵4件套,可以在保障自身生存能力的情况下,为队伍提供鬼火。
第八名:雪女
虽然不少玩家都一厢情愿的认为雪女是输出式神,但是雪女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控制式神,技能越高控制越强,而且也比较常见。现在比较主流的御魂搭配使4雪幽魂+2效果命中,冰冻效果实打实的控制效果。御魂位置推荐二四号位带速度加成,六号位带效果命中,副属性生命或防御。
第九位:鬼使黑
狗粮大队长,带狗粮的时候,aoe技能加被动,收割是一波波的。御魂搭配推荐破势压开局血线,后期好收割,或者心眼,这样的话小黑就作为了一个普攻型的式神。目的是为了连续触发被动效果来打出更高的收益。御魂位置推荐二四号位带攻击加成,六号位带暴击,其他属性打暴击或暴击伤害。
第十位:吸血姬
吸血姬因为技能输出的强力是建立持续掉血的情况下,所以经常贫血,一不小心就挂掉,但是普攻真的是非常强,跟人硬干都不怕。御魂搭配推荐涅槃四件套保命,或者镇墓兽四件套加成暴击伤害。位御魂位置推荐二号位生命加成、四号位攻击加成、六号位暴击加成。
波波莎冲锋枪有没有现代改进型的?
战后波波沙就几乎被放弃了,除了PPSH43型略有改进之外别的就没了。但是俄罗斯至今保留有一部分波波沙做预备役。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曾经缴获过波波沙41,加上了红外打着玩……这个不算吧。
好像有这个,算是复刻版。
现今美国中型军械公司推出PPSh41的半自动型SR41,以供对前苏式武器着迷的枪械爱好者。但并非真正的PPSh41,是经过改造面成的SR41,与真实的PPSh41枪管长度相比,只是对其枪管进行了延长,而且这120.65mm长的枪管延长部分露出于枪管护管的前方。枪管护管为3mm厚的钢板冲压件,与AKM系列只有大约lmm厚的机匣相比,显得厚实得多,通风和消焰孔也很吸引人。准星可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带护翼的表尺很简单,包括一个“V”形照门和两个表尺射程(分别为100m和200m)。机匣固定在红褐色枪托上。发射时,枪机处于闭膛位置而不是像PPSh41的开膛待击。抛壳通过机匣上方的大型长方孔。拉机柄从机匣右侧突出,并可在前方或后方两个位置上锁住,这只要将拉机柄上方的保险销向里推人即可实现。扳机护圈非常大,内部不仅有扳机,还有保险扳把,PPSh41上的快慢机在这里转变为保险机构。保险扳把位于扳机的正前方,向前推动时枪处于保险状态,向后扳动时表示可发射状态。扳机护圈前方是弹匣卡笋,其操作方式与AK47类似。更换弹匣时,将弹匣直接推人弹匣插人口,到适当位置就会锁定。SR41使用可装10发枪弹的弹匣,但PPSh41的71发弹鼓和35发弹匣也适用。枪弹是配用的7.62mm×25托卡列夫抢弹。
手握SR41才使人真正体会到该枪受欢迎的原因,不由会使人想起M1卡宾枪,不过SR41显得更为结实些。抵肩部位很好,并不像后来的AK47枪托显得有些短。通过使枪稍向左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弹匣的装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险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来前后扳动很快,且有效。作为一种单发武器,非常象FN FAL。射击时,其射击效果非常类似于M1卡宾枪,抛壳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进入射击状态或射击准备,几乎不后坐,枪口不跳起,发射几百发枪弹几乎不出故障。
二战中,苏联士兵手中的“转盘枪”到底是哪种型号的枪支?
名称:PPSh41式7.62mm冲锋枪,汉译:波波沙冲锋枪 又名:人民转盘枪
该枪由前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是二战名枪之一,它用于取代ППД系列冲锋枪。该枪经过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队试验后,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陆军步兵,突击队及摩托化部队。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支。前苏联军队对于冲锋枪的需求始于1925年10月27日前苏联红军装备委员会的一份申请报告:“考虑到纳甘(Nagant)左轮手枪只是一种自卫武器,我们认为为中下层指挥官提供一种冲锋枪是必须的。”于是,前苏联红军开始寻求设计一种新型的轻武器。当时托卡列夫因设计TT33手枪和SVT38/40步枪而闻名,而且他也是第一位认识到冲锋枪价值的前苏联武器设计专家。至1927年,他已有了设计图纸。实际上,从1920年后期至1930年早期,前苏联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一直在试图设计一种合适的冲锋枪。由于当时冲锋枪还处于早期的发展时期,其军事使用价值人们还并不十分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鲁特斯基、科罗文、科里辛科恩和狄格特亚耶夫(Vasiliy Degtyarev)等都在设计冲锋枪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虽然当时的试验各自暴露出一些缺点。1934年,狄格特亚耶夫为前苏军设计出第一支堪称成功的冲锋枪。1935年6月9日,狄格特亚耶夫的设计被采用,称为M1934 7.62mm狄格特亚耶夫冲锋枪,或简称PPD34。PPD中的D即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则为“Pistolet Puleinyot”的缩写,即俄文中“冲锋枪”的意思。PPD34的基本结构与德国的MP28II十分相似,运用自由后坐(自由枪机)原理,单发和连发火力的选择按钮位于扳机前方。枪管内瞠皆镀有铬,以防止过度磨损。子弹是装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弹鼓中,弹鼓上方有一段延伸体,用以装在枪上。弹鼓容量为71发,结构与芬兰的“苏奥米”系列十分相似。71发的大容量对于士兵来说十分方便,因为重新装弹的次数大大降低。但弹鼓本身有些缺点,如易吃土,供弹口部位易变形等。除了弹鼓外,另有一种弧形直列式弹匣,不过比较罕见。然而PPD34并未被大量使用,从1934~1936年间共生产了67支。托卡列夫曾在日记中写道:“PPD从未受到很高的重视。”而后,1938年它的一种改进型又被采用,其基本结构除了散热的枪管护管外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该枪于1939年退役,并被贮存起来,不过在芬兰战役中仍有部分在使用。
PPSh41冲锋枪结构特点是大部分零部件都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与早期的ППД系列冲锋枪相比较,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较好,理论射速和射击精度都较高。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枪管膛内镀络,枪管护筒的前端超出枪口并稍微向下倾斜,具有防止枪口上跳和制退的作用。机匣、枪管护筒都用厚钢板冲压制成,具有容易加工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枪有早期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式,早期型配有用多层皮革制成的缓冲垫,以吸收武器发射时自动机多余的后坐能量,提高射击效果;还配有与ППД冲锋枪相似的弧形座表尺。标准型配用布纤维板制成的缓冲垫和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快慢机为手柄式,向前扳为连发,向后扳为单发。该枪采用与ППД相同的保险机构,即通过拉机柄上的保险活销及弹簧在枪机与护筒配合的保险槽中进出,以控制枪机的运动。枪托为固定木托。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由带封闭式护翼的柱形准星和表尺组成。早期型PPSh41采用U形缺口照门弧形座式表尺;标准型PPSh41采用L形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
1942年初,继前苏联陆军的测试认可之后,PPSh41冲锋枪开始大量生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之一。由于需求量大,大部分零件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只要把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一分为二,就可以得到两根PPSh41的枪管。虽然枪托部分采用旧式的设计,不过它依旧是一支坚固而且可靠的好枪。卫国战争中相比德军的MP38/40冲锋枪,“波波莎”更适合在苏联的严寒条件下作战。东线的德军士兵不仅自己寻找可以缴获、捡拾的“波波莎”,并改造成使用德式9毫米手枪弹的MP41(r)冲锋枪。
PPSh41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武器。与德国的MP40冲锋枪相比它显得相当平凡,但比MP40更加可靠,有更高的射速,能装两倍于MP40的弹药,发射更大威力的枪弹,被称为二战时期最好的冲锋枪。它包括一个冲压和焊接的枪管护管,机匣安装在木枪托上,非常适于前苏联时期简单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其快慢机为扳把式的,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向前扳为连发,向后扳为单发,连发的射速为900发/分。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为了减少枪管磨损,枪管内膛皆镀有铬。枪管护管的前端超出枪口并稍微向下倾斜,具有防止枪口上跳和制退的作用。机匣,枪管护管都用厚钢板冲压制成,具有容易加工和成本低的优点。该枪有早期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式,早期型配有用多层皮革制成的缓冲垫,以吸收武器发射时多余的后坐能量,提高射击效果标准型配用布纤维板的缓冲垫和翻转式缺口照门表尺。无论是早期型或标准型,都可配用71发容量的弹鼓和35发容量的弧形弹匣。该枪的保险机构是通过拉机柄上的保险销及弹簧,除了随拉机柄在护管的机柄槽内前后运动外,在枪机处于最前方位置和后方的挂机位置时,机柄槽的上方都开有缺口,此时可将保险销往里推,从而卡在护管缺口内,限制了枪机的运动,起到了“保险”的作用。机械瞄准具由带封闭式护翼的柱形准星和表尺组成。早期型采用弧形座式的带缺口照门的表尺,射程为50~500m;标准型采用L形翻转式带缺口照门的表尺,射程为100m和200m。
实践证明,PPSh41是一支出色的冲锋枪,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的前苏联制式武器,以至于现在在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仍能看到它的身影。坚实可靠,射速900发/分,使用71发弹鼓,这是斯帕金发明该枪60多年后的今天SR41仍十分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苏联冲锋枪的发展历程?
1930年代末,苏联另一位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师乔治·S.斯帕金也开始从事冲锋枪研究。他设计的第一支冲锋枪于1940~1941年初完成全面试验,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定型号为PPSh-41式冲锋枪。当时正处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纳粹军队大兵压境,前线战事进行得非常不顺利,苏军节节败退,前方武器损失惨重,急需大量性能优良的轻武器补充部队。该冲锋枪研制成功后,于1942年开始批量生产,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量最大的冲锋枪。
PPS-42式冲锋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研制成功的,首批试生产就是在列宁格勒被德军重兵包围和全面封锁的艰苦条件下进行的,试生产的产品完成装配后就立即送到守城部队,用于城市保卫战,随后,设计师A·I.苏达列夫根据战场使用情况不断进行改进,战斗结束时,一支全新的冲锋枪诞生了,1943年,该冲锋枪定型号为PPS-43式冲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二战老兵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的AK47自动步枪正式研制成功,并很快装备部队,冲锋枪便逐步退出苏军装备序列,到1950年代初期,冲锋枪就只用于部队训练了,到1950年代中、晚期,冲锋枪便完全退出苏军装备序列,由AK47自动步枪取代。
冲锋枪从苏军撤装以后,苏联不但并未停止冲锋枪的研制和生产,并且还大量出口到东欧、中亚和非洲等地,研制和生产的品种也非常多,有的还形成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冲锋枪系列。与此同时,苏联警察和内务部队仍然大量装备冲锋枪,还有一些用于体育比赛的冲锋枪。这一时期研制成功的冲锋枪主要有AK- 919式9mm冲锋枪、B-2式9mm冲锋枪系列、OTs-02式9mm冲锋枪系列等。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主要是俄罗斯)接管了苏联的大多数军工企业和武器研究机构,尽管他们的正规军队没有装备冲锋枪,但他们对冲锋枪的研制丝毫没有放松。在俄罗斯,这一时期研制成功的冲锋枪就有PP-90式 9mm冲锋枪系列、SR-2式9mm冲锋枪、PP-93式9mm冲锋枪和PP-2000式 9mm冲锋枪等多种型号。这些冲锋枪大多用于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警察和内务部队,也有的则用于外贸和射击比赛。
PPSh41冲锋枪的生产装备
1942年初,苏联陆军测试认可后,PPSh-41开始大量生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只要把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一分为二,即可得到两根PPSh-41枪管。除枪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更为精密的武器的生产。PPSh-41只分为87个零件,而PPD-40则分为95个零件。生产一把PPSh-41只需7.3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个工时。虽然枪托部分采用旧式设计,可它仍是一支坚固可靠的好枪。伟大卫国战争中相比德军MP38/40冲锋枪,“波波莎”更适合在苏联的严寒条件下作战。东线德军不仅自己缴获、捡拾“波波莎”,还改造成使用德式9毫米手枪弹的MP41(r)冲锋枪。德国国防军亦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缴获的PPSh的德语手册。但是同样应看到苏军也会捡拾MP-40使用,而且有的更偏爱后者一些因为背着它的负担轻。
实践证明,PPSh-41是一支出色的冲锋枪,它成为二战中主要的前苏联制式武器,二战结束以前,这些武器共生产超过600万支。苏联常常整团甚至整师装备此枪,使他们在近距离上取得无法比拟的火力优势。
在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仍能看到它的身影。坚实可靠,射速900发/分,使用71发弹鼓,这是斯帕金发明该枪6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中型军械公司推出SR41仍十分受欢迎的真正原因。SR41是供对前苏式武器着迷的枪械爱好者的PPSh-41的半自动型。相比PPSh-41枪管长度,只是对其枪管进行了延长,而且这120.65毫米长的枪管延长部分露出于枪管护管的前方。枪管护管为3毫米厚的钢板冲压件,与AKM系列只有大约1毫米厚的机匣相比,显得厚实得多,通风和消焰孔也很吸引人。准星可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带护翼的表尺很简单,包括一个V形照门和两个表尺射程(分别为100米和200米)。机匣固定在红褐色枪托上。发射时,枪机处于闭膛位置而不是像PPSh-41的开膛待击。抛壳通过机匣上方的大型长方孔。拉机柄从机匣右侧突出,并可在前方或后方两个位置上锁住,这只要将拉机柄上方的保险销向里推人即可实现。扳机护圈非常大,内部不仅有扳机,还有保险扳把,PPSh-41上的快慢机在这里转变为保险机构。保险扳把位于扳机的正前方,向前推动时枪处于保险状态,向后扳动时表示可发射状态。扳机护圈前方是弹匣卡笋,其操作方式与AK-47类似。更换弹匣时,将其直接推入弹匣插入口,到适当位置就会锁定。SR41使用可装10发枪弹的弹匣,但PPSh-41的71发弹鼓和35发弹匣也适用。配用7.62毫米×25托卡列夫枪弹。 手握SR41才使人真正体会到该枪受欢迎的原因,不由会使人想起M1卡宾枪,可SR41显得更为结实。抵肩部位很好,并不像AK-47枪托显得有些短。通过使枪稍向左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弹匣的装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险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来前后扳动很快,且有效。作为单发武器,酷似FN FAL。射击效果非常类似于M1卡宾枪,抛壳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进入射击状态或射击准备,几乎不后坐,枪口不跳起,发射几百发枪弹几乎不出故障。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使用的冲锋枪就是仿造“波波莎”冲锋枪的,名叫50式冲锋枪。
好了,今天关于“适合波波的sr装备”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适合波波的sr装备”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