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李元芳1技能怎么叠加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破灭君主+50物理攻击 +10%攻击速度 +10%物理吸血 唯一被动-破败:普通攻击附带目标当前生命值8%的物理伤害(对野怪最多:80)。
合成途径由铁剑,匕首,吸血之镰组成的破灭君主,因为其合成极其平滑,使得在获得此装备时并不会面临攥着巨额金币,却不能转化成战斗力的尴尬。对定位于射手的李元芳不单在属性上得到了适配的提升,也能在对局中平稳度过前期。
急速战靴+15%攻击速度 唯一被动:+60移动速度。
李元芳1技能的暗印是需要其通过普攻来叠加的,而每次叠加被动的普攻也有额外的伤害,所以急速战靴这一件移动类装备能很好地为射手李元芳增加DPS(Damage Per Second,每秒伤害)。
黑色战斧+85物理攻击 +400最大生命 +15%冷却缩短 唯一被动-狂暴:普通攻击会增加自身10%移动速度 唯一被动-切割:每次普攻减少目标40点护甲,最多叠加5层,持续5秒。
黑色战斧分别是由日蚀跟凶残之力合成,之所以会选择这件装备是因为李元芳可以通过改变合成顺序来应对不同的局势:当我方在前期并没有打出优势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可以先选择出日蚀,凭借增加血量跟移动速度的属性,以对抗进攻凶狠的敌人;相反,己方在前期已经略占小优时,凶残之力带来的输出提升,可以对敌方造成更强势的压力。
冰霜战锤+30物理攻击 +1000最大生命 唯一被动-碎冰:普通攻击会减少目标20%移动速度。
根据李元芳的技能特点:冰霜战锤可以令他在打出1技能效果时不再那么地吃力;在追击敌人时游刃有余;在面对突进型英雄时不会瞬间被击杀,还能配合2技能进行反打,将敌人如同放风筝般牵着其鼻子走。
破甲弓+90物理攻击 唯一被动:+45%物理护甲穿透。
步入后期的敌方坦克早已皮糙肉厚,拥有极高的护甲值,前期出的破灭君主在此时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然而这往往不足以对其造成威胁。而这时添上一把破甲弓来摧毁坦克坚如磐石的护甲,破甲弓的收益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不详之兆+270物理防御 +1200最大生命 唯一被动-寒铁:受到攻击会减少攻击者30%攻击速度与15%移动速度。
当你手中的李元芳已经成为对手眼中的梦魇后,他们的目标将变得更加明确:击杀李元芳。而不祥之兆的属性则可以大幅度延缓敌人对元芳的进攻,让其如意算盘化为乌有,再也无力抵抗李元芳的强大输出。
TáоShǒüуóü
王者荣耀李元芳上分技巧分享
王者荣耀李元芳怎么玩?李元芳是游戏中相当厉害的打野英雄,后期的伤害也相当的高,那么如何玩这个英雄呢,下面就和小编来看看王者荣耀李元芳玩法攻略。
王者荣耀S11李元芳最佳上分技巧详解:
作为生来就在野区混迹的小元芳可以说是版本变更中影响最小的射手英雄了,元芳线上gank能力不算强但是胜在伤害高,配合控制英雄产生击杀非常容易,一旦击杀了线上英雄,元芳就可以立刻化身为拆迁队,防御塔被拆可以让敌人处于视野压制状态。
技巧:
1.李元芳的谛听范围非常大几乎覆盖了整个游戏屏幕,6秒一次的显身效果就算有隐身单位也可以排查到。反野注意自己脚下的探测箭头,可以判断敌人的数量和方位,利用好谛听是反野还是拆塔、是追击还是撤退都更好选择。
2.一技能释放后立刻按普攻,可以让1技能和平a一起出去,这样在1技能刚标记到目标的时候就会叠加一层,保证1技能至少有一层伤害,后续跟进触发爆炸更加容易。
3.2技能有无敌短暂时间,对战2技能一定要牢牢握在手中,在关键时刻才用来保命、逃生或者追击。
出装推荐:追击刀锋+急速战靴+泣血之刃+破晓+无尽战刃+名刀
《王者荣耀》李元芳使用3个技能顺序是什么?
《王者荣耀》李元芳使用3个技能顺序如下:
在游戏王者荣耀之中,使用3技能起手,然后普攻加1技能,如果操作得当的话,普通可以叠一层一技能层数。之后2技能跟进,继续普攻从而使一技能触发。如果敌人离玩家较远则直接3技能释放2技能切入,在2技能位移的时候就释放1技能,剩下就是平A追击。
李元芳的玩法要点
1、李元芳的一技能是能够对敌人标记印记,叠满印记之后,就会引爆,对敌人造成高额的伤害,所以这里建议这个英雄到了中后期,可以建议出一件逐日之弓,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伤害,还能够增加射程和移动速度,如果此时还有红buff的话,那么黏住敌人是很轻松的。
2、李元芳的二技能不一定是用于追击敌人,就是不要轻易用二技能来赶位移,跟虞姬的二技能是一个概念。因为经常在刚好要用到二技能的时候,这个时候技能进入冷却时间就失去了很好的进攻机会。
3、看到残血的敌人,不要直接用二技能上前,有的时候是会被敌人埋伏的。李元芳的被动技能密探谛听是能够获得敌人的视野,所以除非小地图上敌人的视野是暴露的,否则一定要慎用二技能。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李元芳1技能怎么叠加”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